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落影如画

高松漏疏月,落影如画地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(原创)成都-九寨沟游之九:成都锦里  

2009-12-16 22:20:01|  分类: 旅记.摄影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原创)成都-九寨沟游之九:成都锦里 - 从来处来 - 岛城游子的博客

 

在成都的最后一天,游玩的最后一个地方,是锦里——“西蜀历史上最古老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。”实际上,和其他城市一样(如上海的城隍庙、宁波的鼓楼,杭州的清河坊、舟山的东大街),都是借着历史的痕迹,经过刻意的塑造,来展示宏扬当地所谓民情风俗的魅力。在锦里这个“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”,“全长350米的街上,”无非也就是仿古建筑、大红灯笼、风味小吃、客栈酒楼、工艺特产等诸如此类的场景,还有几处被修饰过的古迹。不过,既然是展现当地独特民风民俗,就总有与其它地方不同的东西。

锦里有戏台,位于城门的一侧,戏台很高很大,我想这是否因为演川戏时,演员“涮坛子”(开玩笑)、“冲壳子“(吹牛皮)需要大的空间,以便能极尽铺陈地在台上“耍”(原谅,我也是开玩笑)。

锦里自然有数不清的茶馆,它的特色是在店铺门前或在院子里,一桌桌摆开,喝茶的人一边喝茶一边看着街上风景,神情笃悠悠的。这种类似的情形,我在富阳富春江边看到过,那里人坐在江岸边上,喝茶的神情也笃悠悠的。不同的是,富阳喝茶坐的是长凳,围的是圆桌,这里是方桌椅子,似乎舒服些且便于玩麻将。

锦里的文化气息较浓,在一条十字路口的墙壁上,留有好多名家诗词,大有为这条古老的街作佐证之意。我也刚巧看到锦里为纪念重新开业(?)5周年而搞的与游人同乐的文化活动。其中一个扮作好像诸葛亮的,领着两个使女,鼓励一个中年男子唱歌,那男唱了一只《青藏高原》,唱得还可以呢。还有滚铁圈的推小车的等等,看了也觉得有趣。

只是不敢小吃,虽然这里的小吃花色多品种齐,瞧着嘴馋,可都是辣的,无福享受。

锦里就在武侯祠东侧,不用门票,游了武侯祠不可不去那里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原创)成都-九寨沟游之九:成都锦里 - 从来处来 - 岛城游子的博客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原创)成都-九寨沟游之九:成都锦里 - 从来处来 - 岛城游子的博客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原创)成都-九寨沟游之九:成都锦里 - 从来处来 - 岛城游子的博客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原创)成都-九寨沟游之九:成都锦里 - 从来处来 - 岛城游子的博客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原创)成都-九寨沟游之九:成都锦里 - 从来处来 - 岛城游子的博客

 

附言:成都-九寨沟游虽然已过去一个多月了,但我心仍时常留恋那方美丽的土地!同时,在成都、都江堰逗留期间,得到了亲戚们的热情接待,特别是在成都当记者的表侄女杨和她的爱人陈(空军军官),在车站、机场接送和吃、住、行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。非常感谢他们!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88)| 评论(36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