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落影如画

高松漏疏月,落影如画地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(原创)海宁盐官行——观潮  

2013-05-30 15:38:37|  分类: 旅记.摄影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(原创)海宁盐官行——观潮 - 从来处来 - 落影如画

 

 
  

5月26日,为阴历17日,这天下午,我去看了天下闻名的海宁大潮。当然,时间不在阴历8月16日,潮水固然没有李白笔下所写的“浙江八月何如此,涛如连山喷雪来”的那么壮观,但仍有无端一变水尽褐,空江百里见潮生的景象。

原来打算买票进观潮胜地景区只看一线潮的,后来遇上一个当地人,他说他可以带去看三个潮,即碰头潮、一线潮和回头潮。心动,谈好价100元。11点多,中饭没吃,便随他去了,同行的还有两个苏州人。

车行至一个叫大缺口的地方停下,我们登上了堤岸。混黄宽阔的江面上,不见一艘船帆,呈灰蒙的天空下,江对岸的高楼影影绰绰。我问带路人江对面是否是萧山,他说是。又问江面有多宽,他说这里有8公里宽,越往里越窄,潮水越好看。观潮的人不多,十几二十个。我看见另一队带路人侧着头凝着神,一会儿他抬起头喊,潮来了。我也装模作样地听潮,可什么没听到。果然,极目处,一层江水涌起,如一条白练缓动而来。几十秒后,潮水渐向我们站的堤岸侵犯,整个江面开始动摇,如山峦起伏,当弧形潮水亲密地扑在一起后,潮水立马旋转成锥柱状跃升,然后跌落再向前涌去。

(原创)海宁盐官行——观潮 - 从来处来 - 落影如画

 

 

带路人催我们快上车,回原路中,在观潮胜地公园附近又上了海塘。这里是看一线潮。金庸在《书剑恩仇录》中有描写一线潮的场景:“只见远处一条白线,在月光下缓缓移来。蓦然间寒意迫人,白线越移越近,声若雷震,大潮有如玉城雪岭,天际而来,声势雄伟已极。潮水越近,声音越响,真似百万大军冲锋,于金鼓齐鸣中一直往前” 。今天我看到的一线潮,并无这震憾的景头。看过潮的人们,在他们的笔下,潮来时,都带着轰鸣声,奇怪的是,我几乎没有听见潮的任何声响,只看到潮水如长龙,吐着白色涎沫,翻滚前来。于是,本来平静的江面有了动感,江水拥挤着,此起彼落。据说天文大潮时,钱塘潮高可达几米,今天,我估摸只几十厘米罢。

我们又驱车赶到一处叫老盐仓的地方,这里可以看到回头潮。形成回头潮的成因,是潮水迎面在这里遇上了一座大坝,它只好回头。但它不愿意乖乖的悄悄的回头,它宁愿和大坝粉骨碎身地相撞,浪潮涌向大坝,升起好几米高,同时,它返身扑向我们站立的堤坝。刹那间,它扑上离我左面3米距离不到L型堤身,于是我的相机里,留下了混沌一片。带路人说,我所站立的地方,以前曾发生游人被回头潮卷入江里的事。

(原创)海宁盐官行——观潮 - 从来处来 - 落影如画

 

观潮的过程是享受的过程,赶潮一小时,观潮几分钟,当江面恢复平静,我走下海塘,心里并无若有所失的感觉。人山人海,雷震鼓鸣的中秋大潮场面虽然看不到,但是水天一色,潮涌波动的景象更能引起遐想。平日里的钱塘三潮宛如一对恋人,经历着经典的相见离别:它们碰头相见时是如此的缠绵;它们别离成一线时是如此的连连;它们回头相望时是如此的依依。也许,它们宁愿每月在少有人扰的时候,悄悄地相聚几次,而不愿在万人瞩目之下闹哄哄的离别一次。8月大潮的雷霆万钧,是否正是它们向游人发出的愤怒:你们扰乱了我们的清净!

(原创)海宁盐官行——观潮 - 从来处来 - 落影如画

 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89)| 评论(27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